雾霾,顾名思义,是由雾和霾组成的气象现象,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而霾则是指由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如PM2.5、PM10等)的浓度显著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恶化,视野模糊,颜色偏黄或灰的气象现象。

雾霾并不是现代特有的气象现象,古时也有“阴霾”、“灰霾”等记载,但大规模、频繁的雾霾天气却主要与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关,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大量微小颗粒物被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现代社会中常见的雾霾天气。

雾霾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雾霾天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标准,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引发死亡,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交通出行,造成航班延误、取消,道路能见度降低,从而影响经济发展,雾霾天气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时间处于阴霾天气中,人们容易感到压抑、焦虑等。

在我国,雾霾问题尤为严重,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2013年至2017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多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为了应对雾霾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等,各级政府也加大了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雾霾治理。

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气象、环境、人为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根治雾霾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切实履行环保责任,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