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异动 | 中芯国际直线拉升超6%,成交额超30亿港元!
本周三(1月15日), 中芯国际 直线拉升,截至发稿报37.45港元,涨幅6.7%,股价创2020年7月以来新高。自1月3日以来,中芯国际累计涨近30%。
数据显示,中芯国际获南向资金连续8天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金额为58.09亿港元。
高盛上周五发表报告,预计在中国半导体行业需求长期增长,加上地缘政治风险令内地相关本土需求不断增加的推动下,中芯国际将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对于2024年第四季的收益,该行预料中芯营收季上升1%至22亿美元,毛利率为18.5%(2023年第四季为16.4%,2024年第三季为20.5%),与管理阶层的指导范围一致。
虽然各个终端市场的需求复苏不同,但该行预计2025年将受到整个产业库存正常化的更好支持。
该行指,中国去年10月及11月集成电路(IC)产量按年各增25%及23%,集成电路进口量也较去年同期增长14%及13%,反映了2023年产业低迷后的复苏趋势。
尽管该行预计中芯作为国内市场的领导者,比规模较小的同行更具弹性,竞争和定价仍然是行业关注的问题。
高盛维持对中芯“中性”投资评级,H股目标价由33.4港元上调至38港元,相当于预测2025财年市盈率38倍(此前估值34倍)。
另一方面,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14日发文称:
近日,美国拜登政府提出历史上首个人工智能全球出口管制规则,将冷战的零和博弈思维施加于人工智能,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是对全球科技发展历史潮流的反动,势必阻碍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人工智能的使命是服务全人类,推动社会共同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有赖于全球的科技协作,无数的科研人员、企业与机构共同推动了它的发展。
拜登政府试图凭借自身的暂时优势,通过出口管制遏制他国发展,进而将人工智能成果据为己有,操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走向,实现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垄断,提升其霸权。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而且阻断了众多国家借助人工智能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道路,背离了科技造福人类的初衷,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拜登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出口管制,必然会破坏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生态,使世界各国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合作创新,导致人工智能的发展陷入困境,不仅损害他国的科技发展,也必将反噬美国自身。
众多美国高科技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前所未有地共同发声反对这一管制规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管制规则失道寡助、不得人心。
需要指出的是,多年来中国科技发展进程中,打压和封锁是常态,中国产业界从不惧怕任何挑战!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和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界一起合作,实现自主发展,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做出中国贡献。
美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强烈呼吁全球科技产业同仁们共同抵制拜登政府的这一科技霸权行为,让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由交流与协作中释放最大潜力,获得更快发展。
全球科技和产业界应加强沟通协作,携手构建开放、公平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让人工智能成果惠及全人类,推动社会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