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秋分什么意思
节气秋分,意为秋季的平分点,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每年的公历9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即为秋分。
秋分,顾名思义,有两个含义:一是昼夜平分,也就是说,在秋分这一天,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白天和黑夜的长度是相等的,各占12小时,二是平分秋季,秋分是秋季的一个中点,过了秋分,北半球的白天会逐渐变短,黑夜会逐渐变长,直至次年的春分时再次实现昼夜平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天气晴朗,温度适中,湿度适度,秋高气爽,但秋分之后,昼夜温差会逐渐加大,气温也会逐日下降。
在农业生产方面,秋分是收获的季节,棉花开始吐絮,烟叶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我国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
在民间习俗方面,秋分有祭月的传统,古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演变而来的,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菜,乡民称之为秋碧蒿,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做成秋汤,秋分期间还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机,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秋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秋季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农作物进入收获期,秋分也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节气,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